核心技术:数字化比色(3DMaster色系分区)、仿生分层堆塑(釉质层/牙本质层/过渡层光学仿真)、粘接界面优化(选择性釉质酸蚀+第八代自酸蚀粘接剂)、 形态功能重建(数字化微笑设计)
技术本质:以粘接科学为基础的光学仿生修复技术,通过分子级粘接界面与纳米树脂的层叠光学效应,在微创原则下实现患牙形态、功能、美学的三重生物性重建。
适应证:
1. 前牙龋损(Ⅲ/Ⅳ类洞);
2. 切角缺损/微创贴面修复;
3. 后牙小范围I/Ⅱ类洞(尤其适用于青少年);
4. 氟斑牙/四环素牙微打磨遮色修复;
技术优势/亮点:
1. 微创性:备洞量比传统修复减少30%~50%,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
2. 仿生效果:9色系树脂+分层堆塑技术,再现天然牙乳光效应与切端透明度;
3. 持久性:纳米填料树脂耐磨性大,提升材料留存率;
4. 即刻修复:单次就诊完成,避免临时修复体导致的二次感染;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