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是由日本Sun Medical公司开发的牙本质粘接性树脂系统,通过超强粘接力实现松动牙的生理性固定,突破传统夹板依赖机械固位的局限,是松动牙固定的重要突破。
核心技术:
1. 化学粘接机制:实现牙本质-树脂化学性结合(非单纯机械嵌合),粘接强度达20-30MPa(传统水门汀仅5-10MPa)。
2. 生物力学适配设计:弹性模量(3-5GPa)接近牙本质(18GPa),避免刚性固定导致的应力集中;粘接层厚度≤50μm,形成柔性缓冲层,允许牙齿微动符合牙周膜生理动度。
3. 微创粘接界面处理:牙面处理操作简便,无需深度磨除牙体组织;流动性树脂被动渗入小管,避免挤压损伤牙周膜。
技术本质:
该技术的本质是“通过生物粘接实现符合牙周生理的动力学固定”:
1.粘接主导替代机械固位:无需卡环、金属丝等机械装置,消除异物刺激。
2.动态应力分散:粘接层弹性变形分散咬合力,降低松动牙负担。
3.生物学封闭:树脂渗透封闭牙本质小管,阻断外界刺激传递至牙髓。
适应症:
1.牙周炎性松动:I-Ⅱ度松动牙,牙槽骨吸收≤1/2。
2.外伤后松动:牙周膜损伤但未脱位。
3.过渡性固定:种植/正畸治疗前的松动牙临时稳定。
4.特殊人群需求:高龄/系统病不耐受手术者。
5.美学区松动牙:前牙扇形移位。
技术优势/亮点:
1. 生物相容性创新:零金属刺激避免牙龈染色或过敏反应;树脂与牙体无缝衔接,微渗漏率<5%(金属夹板>30%);仅需浅层牙本质处理,术后敏感发生率<3%(传统备牙达15%~20%)。
2. 微创与美学突破:透明隐形设计,满足前牙美学需求;无食物嵌塞,避免金属夹板的“悬突效应”。
3. 力学性能优化:弹性树脂降低松动牙负担30%以上;长期稳定性,5年临床存留率>85%(金属夹板约60%~70%)。
4. 操作便捷高效:椅旁单次完成,去腐-喷砂-酸蚀-粘接全程≤30分钟。
5. 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消除继发创伤,稳定松动牙后,牙槽骨垂直吸收区域可重建(骨密度提升20%~40%)。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