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
1. 支气管镜引导:采用超细纤维支气管镜(直径2.8mm~4.0mm)经鼻或口进入气道,精准定位至目标肺段或亚段支气管。
2. 灌洗液注入与回收:以无菌生理盐水(37℃预热)分次注入(每次0.5~1ml/kg,总量≤10ml/kg),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回收率≥40%视为有效)。
3. 全程生命体征监测:配备血氧、心率、呼吸实时监测,必要时联合麻醉团队实施镇静(如丙泊酚+瑞芬太尼)或全身麻醉。
技术本质
通过灌洗液机械冲刷和负压吸引,清除肺泡内病原微生物、炎性介质及黏液栓,同时获取下呼吸道标本用于病原学或细胞学分析,实现诊断与治疗双重目的。
适应症
· 诊断性适应症:
难治性肺炎(尤其免疫低下患儿)
间质性肺疾病、肺泡蛋白沉积症
可疑气道异物或先天性畸形
· 治疗性适应症:
重症肺炎伴黏液栓堵塞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痰栓清除)
吸入性肺炎(如胎粪、胃内容物)
技术优势/亮点
1. 微创高效:超细镜体减少气道损伤,灌洗直接作用于病灶,较全身用药更快改善通气。
2. 精准诊断:灌洗液培养/PCR/宏基因组检测显著提高病原检出率(较痰培养提升30%~50%)。
3. 治疗立效:对痰栓堵塞患儿,术后24小时内氧合指数提升可达20%~40%。
4. 儿童适配性:联合靶控镇静技术,实现“无痛操作”,耐受性良好(并发症率<1%)。
注:需严格评估禁忌症(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由经验丰富的儿科呼吸内镜团队操作。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