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
1. 支气管镜引导:采用超细或儿童专用支气管镜,精准定位狭窄部位,确保球导管准确放置。
2. 球囊选择与置入:根据狭窄段长度和气道直径选择球囊(通常直径4~10mm,长度1~2cm),在导丝引导下置入目标位置。
3. 压力控制扩张:通过压力泵缓慢注水(或气体)扩张球囊,维持适当压力(3~8atm)和持续时间(30~60秒/次),重复2~3次。
4. 实时监测:术中通过支气管镜直视及影像学(如C臂机)确认球囊位置和扩张效果,避免过度损伤。
技术本质
通过物理性扩张气道狭窄部位,解除梗阻,改善通气功能,促进气道黏膜修复和重塑。
适应症
1. 良性气道狭窄:
先天性狭窄(如气管/支气管软化、环状软骨发育异常)。
继发性狭窄(如气管插管/切开后瘢痕、结核/感染后狭窄、异物损伤后)。
2. 术后吻合口狭窄:如肺移植或气道重建术后。
3. 选择性恶性狭窄:姑息治疗肿瘤压迫导致的气道阻塞(需结合其他治疗)。
技术优势/亮点
1. 微创高效:无需开胸,创伤小、恢复快,儿童耐受性良好。
2. 精准可控:支气管镜直视下操作,实时调整球囊位置和压力。
3. 可重复性:对复发狭窄可多次扩张,或联合冷冻、支架置入等综合治疗。
4. 保留气道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气道生长的影响(尤其适用于发育期儿童)。
禁忌症
1. 绝对禁忌症:
活动性大咯血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狭窄远端气道完全闭锁(导丝无法通过)。
多节段长段狭窄(>2cm)或复杂性狭窄(如气管食管瘘)。
2. 相对禁忌症:
急性呼吸道感染未控制。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
狭窄伴严重黏膜水肿(需先抗炎治疗)。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