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

迷走神经刺激术

作者:admin 来源:发布日期:2025-08-01 11:45:10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一种通过植入电子装置刺激迷走神经,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微创神经调控技术,在难治性癫痫、抑郁症等领域应用广泛。

一、核心技术

VNS 的核心技术围绕 “精准植入装置 + 可控电刺激” 展开,具体包括:

植入装置设计

1. 由脉冲发生器(含电池,通常植入左侧胸部皮下)、电极导线(一端连接脉冲发生器,另一端缠绕在左侧颈部迷走神经干上)组成。装置需具备长期稳定性、可调参数(如刺激频率、强度、脉宽、周期),以适应个体神经反应差异。

2. 左侧迷走神经是首选刺激部位:因右侧迷走神经与窦房结(心脏节律相关)联系更紧密,左侧刺激可减少对心脏功能的干扰。

手术植入技术

微创手术流程:胸部切口植入脉冲发生器,颈部切口暴露迷走神经,将电极导线缠绕于神经干(避免损伤神经纤维),最后通过皮下隧道连接两部分装置。手术需精准定位迷走神经,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如颈动脉、颈内静脉)和神经(如喉返神经,防止术后声音嘶哑)。

刺激参数调控

术后通过体外程控仪调整参数(如频率 20~30Hz、强度 0.25~3.5mA、脉宽 250-500μs),根据患者症状反应优化刺激模式(如持续刺激或间歇刺激),实现 “个体化治疗”。

二、技术本质

VNS 的技术本质是通过外周神经电刺激间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脑)的功能网络,其核心机制基于 “迷走神经 - 脑干 - 大脑皮层” 的神经传导通路:

· 迷走神经是连接外周(颈部、胸腹腔脏器)与中枢的重要通路,其传入纤维(约 80%~90%)可将电刺激信号传入脑干孤束核,进而投射至丘脑、海马、前额叶皮层等脑区,调节这些区域的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递质(如 γ- 氨基丁酸、5 - 羟色胺)释放。

· 最终通过抑制异常神经放电(如癫痫发作时的过度同步放电)或改善神经环路失衡(如抑郁症的情绪调节环路功能异常),实现治疗效果。

· 与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直接刺激脑内核团不同,VNS 是一种 “外周 - 中枢” 间接调控技术,创伤更小,适应症更广泛。

三、适应症

目前 VNS 的适应症已从经典的难治性癫痫扩展至精神疾病等领域: 

难治性癫痫

· 定义:规范使用 2 种或以上抗癫痫药物后,仍每月发作≥4 次的癫痫患者。

· 疗效:可使约 50% 患者发作频率减少 50% 以上,10%~20% 患者发作减少 90% 以上,尤其对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全面性发作)效果较好。

· 优势:适用于无法进行致痫灶切除术(如多灶性癫痫、致痫灶位于功能区)的患者,且安全性高(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风险)。

难治性抑郁症

· 定义:对至少 4 种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增效剂)及心理治疗无效的重度抑郁症患者。

· 疗效:约 40%~50% 患者在治疗 6-12 个月后症状改善(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降低 50% 以上),可缓解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

VNS 的核心是通过微创植入装置实现迷走神经的可控电刺激,技术本质是 “外周神经 - 中枢网络” 的间接调控,其适应症以难治性癫痫为核心,兼具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是功能神经外科中 “非毁损性神经调控” 的重要代表。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

预约及咨询电话:0543-3256969(夏季: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冬季: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投诉电话:0543-325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