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分离和选择性去除或收集特定血液成分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如高白细胞血症)和造血干细胞采集等。
技术本质:血细胞分离单采的核心是 选择性去除或富集特定血液成分,实现:治疗性去除:如去除病理性白细胞(白血病)、异常红细胞(镰状细胞病)。成分采集:如造血干细胞采集(用于移植)、血小板单采(供输血用)。免疫调节:如去除自身抗体或炎症因子(类似血浆置换但更精准)。
适应症:
(1) 治疗性单采(去除病理成分)
高白细胞血症(白血病急症,WBC>100×10?/L,预防白细胞淤滞)。
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HCT>45%)。
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LT>1000×10?/L)。
镰状细胞病(去除镰状红细胞,换注正常红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去除供者T细胞)。
(2) 成分采集(供临床使用)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PBSC):用于自体/异体移植。
血小板单采:为血小板减少患者提供输注来源。
粒细胞采集:用于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
(3) 特殊应用
淋巴细胞采集(用于CAR-T细胞治疗制备)。
循环肿瘤细胞(CTC)去除(实验性应用)。
技术优势/亮点:
(1) 高效精准
可针对性去除或采集特定细胞(如仅采集CD34+干细胞),避免全血置换的浪费。
(2) 微创且可重复
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通路完成,无需手术,可多次进行(如干细胞动员后连续采集)。
(3) 快速起效
对于高白细胞血症、血栓性微血管病(TTP)等急症,数小时内即可降低病理细胞负荷。
(4) 技术进展亮点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优化:使用新型动员剂(如plerixafor)提高CD34+细胞产量。
双重血小板单采:一次采集双份血小板,提高供血效率。
白细胞去除联合化疗:降低肿瘤溶解综合征风险。
免疫细胞治疗支持:高效采集淋巴细胞用于CAR-T/NK细胞疗法。
(5) 安全性高
自动化设备减少人为误差,并发症较少(如低钙血症、低血压)。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