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

作者:admin 来源:发布日期:2025-07-30 09:50:36

核心技术: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净化的基本保证;维护透析通路畅通,就是保护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技术本质:血管通路,即血液透析时血液流动的通道,它负责将体内的血液引出,经过滤器的净化处理后再输回体内。这一通道的建立对于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此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包括临时性血管通路(直接穿刺、临时导管)、长期性血管通路(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永久性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内瘘-自体血管、人工血管)。保障长期通畅率需要综合管理,而血管通路并发症是较为棘手的临床问题,包括内瘘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感染、心力衰竭、假性动脉瘤、窃血综合征、肿胀综合征等。因此,建立和维护好患者的“生命线”、保障患者“生命通道”的安全畅通对于保障患者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适应症:

1.血管通路的建立

(1)终末期肾病:当肾脏功能衰竭到无法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其他肾脏替代治疗。永久性血管通路是这些治疗的必备条件。

(2)急性肾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的感染、休克等,肾脏可能会突然受损,导致急性肾损伤。临时性血管通路可能无法满足治疗需求,此时需要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

(3)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会累及肾脏,导致肾功能损害。在这些情况下,永久性血管通路可能是必要的。

(4)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5)其他疾病:某些其他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等,也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等治疗。

2.血管通路的修复

(1)感染:若在血透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局部护理工作,造成局部受到细菌感染,有可能会引起局部通路狭窄。

(2)血栓:血栓是血管内面剥落或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等在血管中凝固形成固态,不能排出体外造成,还可引起头痛、步态异常等症状。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容易损伤血管壁,也容易引发血栓。

(3)血管狭窄:血管内膜增生或动脉硬化等可导致血管狭窄,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技术优势/亮点:

(1)避免感染:由于血液透析需要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因此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如果选择动脉和静脉的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的风险。

(2)减轻疼痛:动脉和静脉的血管通路具有一定的压力差,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可以通过导管进入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3)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通过动脉和静脉的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动脉和静脉的血管通路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腹膜腔内压升高,从而降低腹水、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5)促进血液循环:动脉和静脉的血管通路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的情况,有利于身体健康。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

预约及咨询电话:0543-3256969(夏季: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冬季: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投诉电话:0543-325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