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肺活检术(EBUS-GS)

作者:admin 来源:发布日期:2025-07-29 15:58:12

核心技术:通过电磁导航系统精准定位肺部病灶,结合超声实时引导和鞘管保护,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病变及纵隔淋巴结的活检成功率。

技术本质:是一种超精准、微创的肺外周病变(PPLs)诊断技术,结合了虚拟导航、实时影像引导和超声定位,极大提高了外周肺结节的检出率

1. 磁导航支气管镜(ENB)

电磁定位技术:在虚拟3D支气管树模型中实时导航至目标病灶。

术前CT图像融合:重建个体化支气管路径。

超细支气管镜或导向鞘管(GS)引导:通过1.4~2.0mm工作通道抵达远端气道,接近肺外周病变。

2. 径向超声(EBUS-GS)

微型超声探头(20MHz):360°旋转扫描确认病变位置、大小及与支气管的关系。

精准活检:在超声确认位置后,经鞘管送入活检钳或针吸(TBNA)取材。

适应症:

1. 肺外周病变(PPLs)的诊断

肺结节(≤3cm)的定性诊断:尤其适用于磨玻璃结节(GGN)或亚实性结节,避免CT引导穿刺的气胸风险。适用于多发性结节(如转移瘤或肉芽肿性疾病)。

早期肺癌的术前定位:合染色或微线圈标记,辅助胸腔镜手术切除。

2. 纵隔/肺门淋巴结评估(联合EBUS-TBNA)

中央型病变伴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可“一站式”完成病灶+淋巴结活检。

3. 其他适应证

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真菌)的精准取材。

肺外周病变的消融治疗(如射频消融、冷冻治疗)的引导。

技术优势/亮点:

较传统方法对纵隔淋巴结或深部病灶需依赖CT穿刺或纵隔镜相比,磁导航+EBUS-GS技术单次操作即可完成肺外周病变活检和纵隔淋巴结分期,实现"诊断+分期"一体化。该技术为肺小结节、早期肺癌及纵隔淋巴结病变提供了更精准、更安全的一站式诊疗方案,显著提升了呼吸介入诊断的效率和可靠性。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

预约及咨询电话:0543-3256969(夏季: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冬季: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投诉电话:0543-325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