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生物反馈是一种基于仪器的心理生理干预技术。它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个体通常无法直接感知的生理活动(如肌肉紧张度、皮肤温度、心率、脑电波等),并将其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听觉或触觉信号反馈给个体。通过这种反馈,个体学习有意识地识别、调节和控制这些原本“自动化”的生理过程,从而达到改善身心健康、缓解症状的目的。其核心是“自我调节学习”。
技术本质:核心是将内在、隐蔽的生理状态转化为外在、可感知的反馈信号,打破生理过程的“黑箱”。个体通过尝试不同的心理策略,观察到生理状态的即时变化(反馈),并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成功的调节策略,建立“心理努力 -> 生理改变”的联结。
适应症:
1.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2.心身疾病/压力相关障碍。紧张性头痛、偏头痛;高血压(临界或轻度,作为辅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疼痛(如腰背痛、纤维肌痛)。
3.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神经反馈是生物反馈的一种,常用于ADHD的辅助治疗,训练注意力相关的脑电波(如增加SMR波,减少Theta波)。
4.睡眠障碍。通过皮温反馈、肌电反馈等学习深度放松。
技术优势/亮点:
1.客观量化: 提供实时、客观的生理数据作为治疗依据和效果证明,避免主观臆断。
2.提升自我效能感: 让个体亲眼/亲耳“看到/听到”自己生理状态的改变,极大地增强对自身控制能力的信心和内在动机。
3.靶向性强: 可精确针对特定的生理系统(肌肉、心血管、皮肤、大脑)进行训练。
4.非侵入性、无药物副作用: 安全系数高,无药物依赖风险。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