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通过非言语表达释放潜意识,患者在自由、受保护的空间中,利用沙盘、水和微缩模型(人物/动物/建筑等)构建内心场景,实现自我疗愈。
适应人群:
1.儿童青少年(主流群体):语言表达受限者(如自闭症、社交恐惧);创伤经历(虐待、亲人离世);情绪行为问题(攻击性、退缩)
2.成人:言语治疗阻抗者;压力相关心身疾病;人际关系困扰。
特色应用:
1.儿童心理方向:作为自闭症社交训练的媒介,提升情感互动能力;帮助多动症(ADHD)儿童改善注意力及冲动控制。
2.创伤干预:对校园暴力、家庭冲突受害者进行安全表达。
3.家庭治疗延伸:亲子共同创作,揭示家庭互动模式(如“亲子平行沙盘”)。
技术优势/亮点:
1.突破语言壁垒。适用于低龄或语言障碍群体。
2.降低防御性。通过象征隐喻安全表达创伤。
3.激发自愈力。在创作中自发重构心理秩序。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