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利用内镜染色与放大技术确定病变后,应用黏膜下剥离技术,将病变完整切除。
技术本质:利用内镜器械,将病变所在的黏膜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完整剥离,实现对消化道早期癌变组织、巨大平坦息肉及黏膜下良性肿瘤等病变的切除,而无需切除整个器官,从而在根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消化道的生理功能,同时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适应症:
1.消化道早癌:黏膜层和无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病变;
2.巨大平坦性病变:超过2cm的病变尤其是平坦性病变;
3.黏膜下肿瘤:脂肪瘤、间质瘤、异位胰腺和类癌等。
技术优势/亮点:
1.创伤小:全程通过自然腔道完成,无需开胸或开腹手术,极大降低了传统手术的创伤风险。
2.器官保留:仅剥离病变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不切除器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消化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整块完整切除:可一次性完整切除大于2cm的平坦型肿瘤,如早期癌、巨大息肉等,避免分片切除导致的残留和复发,为病理评估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4.早癌治愈率高:对局限于黏膜层或浅黏膜下层的早期食管癌,ESD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达100%和85%,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为早期消化道癌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选择。
5.可多次治疗:患者可以接受多个部位的多次治疗,对于存在多发病灶或复发病灶的患者,ESD技术能够提供持续的治疗机会,而不会因手术创伤过大而限制后续治疗。
6.获得完整病理标本:能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病变的性质、范围和深度,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7.快速康复与成本效益:术后恢复快,24-72小时可逐步恢复饮食,住院时间缩短至3-5天,2周内可恢复日常活动,无开腹手术的长期康复需求。
获取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官方抖音号、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