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本质:
在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中,融合肿瘤外科根治原则与整形外科美学技术,通过精准的腺体位移、容积替代或重塑技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优化乳房形态与对称性,实现肿瘤安全性与美学效果的双重目标,是“肿瘤治疗”与“形体修复”一体化解决方案。
核心技术分类
1. 容积位移技术(Volume Displacement)
技术核心:
利用肿瘤切除后残留腺体的重新分布与塑形填充缺损,适用于乳房体积较大、腺体充足的患者。
代表性术式:腺体瓣旋转推进术、乳房固定/缩小术、腺体筋膜瓣转移术。
技术亮点:
(1) 保留自体组织活性,避免异物植入;
(2) 通过腺体重排同时矫正下垂或不对称 。
2. 容积替代技术(Volume Replacement)
技术核心:
利用邻近或远处自体组织瓣移植填补肿瘤切除后的缺损,适用于乳房体积较小、腺体不足的患者。
代表性术式:局部皮瓣转移(如侧胸壁皮瓣、胸动脉穿支皮瓣)、区域带蒂肌皮瓣(如背阔肌肌皮瓣/LDF)、游离皮瓣移植(显微血管吻合,如DIEP)。
技术亮点:
(1) 解决大范围缺损修复难题;
(2) 自体组织提供自然触感与温度觉。
适应症
(1) 乳腺癌保乳术后缺损修复:肿瘤切除导致乳房变形(>20%腺体缺失)或预期不对称者;
(2) 保乳手术高危人群:肿瘤位置特殊(如下方/内侧)、多灶性病变需扩大切除者;
(3) 乳房先天/后天畸形矫正:如Tuberous乳房畸形、放疗后挛缩;
(4) 预防性对称手术:对侧乳房缩乳/提升以匹配重建侧形态;
技术优势与临床价值
维度 |
核心优势 |
肿瘤安全性 |
扩大切缘阴性率,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允许更广泛切除) |
美学效果 |
即刻修复缺损,维持乳房自然轮廓与对称性(患者满意度>90%) |
功能保留 |
保护乳头感觉,维持哺乳功能(选择性术式) |
心理获益 |
避免乳房缺失创伤,减少二次重建手术需求 |
治疗效率 |
肿瘤切除与整形一期完成,缩短治疗周期 |
关键操作原则
1.肿瘤优先原则:确保切缘阴性(术中冰冻病理确认);
2.血供保护:精细解剖保留腺体及皮瓣血管网(ICG荧光造影实时评估);
3.三维塑形:基于生物力学设计支撑结构,预防远期变形;
4.对称性管理:术中调整对侧乳房形态实现动态平衡。
技术进阶方向
1.影像导航精准规划:术前3D扫描模拟术后形态
2.术中放疗(IORT)整合:在整形修复同时完成靶向放疗
脂肪移植增效:CAL技术(细胞辅助脂肪移植)修复微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