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
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技术是一种在高倍手术显微镜(放大 10 - 40 倍)下进行的精细吻合手术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超显微外科操作,将直径仅 0.3 - 0.8 毫米的细小淋巴管与邻近的小静脉进行精准吻合,建立新的淋巴回流通道。手术中需使用特制的超细缝合线,在显微镜下完成血管与淋巴管的对位缝合,确保吻合口通畅,从而恢复淋巴液的正常引流。
技术本质:
通过重建淋巴循环通路,解决淋巴液回流障碍问题。当淋巴系统因损伤、肿瘤压迫、感染或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出现阻塞时,淋巴液会在组织间隙积聚,引发淋巴水肿。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技术并非直接消除已形成的水肿,而是通过人工建立淋巴管与静脉之间的通道,使滞留在组织中的淋巴液能够绕过阻塞部位,直接流入静脉系统,从而改善淋巴循环,减轻或消除淋巴水肿,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适应症:
1.继发性淋巴水肿:如乳腺癌、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术后行淋巴结清扫术,导致淋巴回流通路受损引发的肢体(上肢、下肢)淋巴水肿;盆腔或腹股沟区域放疗后引起的淋巴循环障碍性水肿。
2.原发性淋巴水肿:由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异常导致的肢体淋巴水肿,常见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者。
3.其他淋巴循环障碍疾病:如淋巴瘘、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伴顽固性水肿等,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
技术优势/亮点:
1.微创性:手术切口小(通常仅 1 - 3 厘米),对周围组织损伤轻微,术后瘢痕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2.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淋巴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缓解因水肿引起的疼痛、沉重感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预防进展:可阻止淋巴水肿进一步加重及皮肤纤维化、脂肪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病情进展。
4.保留功能:相较于传统的淋巴水肿手术(如病变组织切除术),该技术更注重保留肢体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术后对肢体活动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