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
在手术前对符合适应症的乳腺癌患者实施系统性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旨在缩小原发肿瘤、降低临床分期、清除微转移灶,为后续手术创造更有利条件,并作为体内药敏试验平台指导个体化治疗决策。
技术本质:
1.个体化方案制定:基于分子分型(如HR+/HER2-、HER2+、TNBC)精准选择化疗、抗HER2靶向或免疫治疗组合。
2.疗效动态评估:通过影像学(超声、MRI)及临床检查实时监测肿瘤反应,及时调整策略。
3.病理完全缓解(pCR)评估:术后病理是评价疗效的金标准,pCR是重要预后指标。
适应症:
局部晚期乳腺癌:肿瘤较大(T3/T4)、区域淋巴结转移(N1-N3),需降期以争取手术机会或保乳可能。
特定分子亚型: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pCR率及生存获益。
需保乳但肿瘤/乳房比例不佳者:通过缩瘤实现保乳意愿。
需测试药物敏感性指导后续治疗者。
技术优势/亮点:
1.降期保乳:提高原本无法保乳患者的保乳成功率,提高生活质量。
2.体内药敏“试金石”:早期评估药物有效性,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优化。
3.清除微转移:更早干预全身性疾病,潜在改善长期生存(尤其对pCR患者)。
4.提高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减少手术范围,降低手术难度及并发症风险。
5.提供关键预后信息:pCR状态是强有力的生存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