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在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赛道中蝉...
2024-04-02 12:00:00来源:作者: 浏览:127次

为做好我校参加的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国家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因考试需要的标准化病人数量较多,现决定组建医院行政后勤管理部门人员组成的标准化病人(SP)志愿者服务队,请各部门协助做好本项工作。

一、参加条件:

1、无医学教育背景。

2、热爱医疗教学工作,责任心强,愿意为医学教育真诚付出。

    3、品行良好,无不良行为记录,原则上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年龄18-70岁,身体状况较好,无重大疾病及传染病。

    5、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沟通技巧。

    6、根据角色的需要,有合适的年龄和性别。

7、有表演经历者和具备教学经验的教师优先考虑。

二、工作方式:

1、培训及考核时间:

2016年5月25日左右开展基础医学知识和SP基本知识培训、考核,然后根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于考试前1周发放的SP剧本进行专业相关培训。

2、参与内容:

学生考试中的第一站和第二站“病史采集”项

3、工作时间及内容:

6月4日至6月6日任一半天扮演一种疾病标准化病人

三、报名方式

参加者需填写《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SP信息表》,请将纸质版信息表与5月16日交至教育处,电子版表格发送至教育处邮箱,byfyjyc@126.com,联系人:孙聪聪 86519,地点:新办公楼203 教育处。

教育处

2016年5月15日

 

标准化病人相关知识:

医生,作为一个操作性极强的职业,不仅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具备娴熟的临床技巧。但长久以来,由于在医学教育领域中,临床操作资源不够充足,医学生及初级医师总是陷入“理论多、实践少”的尴尬局面。尤其近年来,随着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学生及初级医师在病人身上进行实践的机会也相应的减少。而“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临床操作资源上的这一空缺。

    所谓“标准化病人”,就是由健康人来扮演患有某些特定病症的病人;由于经过标准化、系统化的培训,这些假病人能够相当准确地模仿相应病例的症状,包括走路的姿势、身体的动作、疼痛的程度、面部的表情、病史病状的自述等。而医学生及初级医师则充当“准医生”,根据这些“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判断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

    “标准化病人”主要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功能。经过培训,可以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并成为健康知识的宣传者。

 

  • 附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SP信息表.doc】
  • 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