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师的楷模:张桂梅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0-10-09 10:02:22 【

1975年底,张桂梅初中毕业随姐姐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来到云南省原中甸县林业局支边。198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在那里,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找了一位白族小伙子作为人生伴侣。1990年,二人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一中结婚,开始了美满的婚后生活。然而好景不长,1995年丈夫突然查出患了晚期胃癌,她花光所有积蓄,依然没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痛失爱人的张桂梅选择了离开伤心之地,换一个环境去践行自己的人生诺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与边疆山区教育结缘,吃苦受累终无悔

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市调到华坪县任教。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她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任务,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由于课时有限,她只有利用另外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考试等。她每天早晨7点第一个走进教室,晚上10点才离开教室。周末,当人们都在休息娱乐时,却正是张桂梅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她所任教班级的教室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 100多米,每天早上和晚上,她总是在前后院跑动着辅导。她还用中午、下午、晚上,总之,抓住所有时机或全体或个别给学生补课、谈心。张桂梅教的学生全是民族学生,都是降分录取的,学习基础很差。张桂梅心里特别着急,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她讲新课的时候特别注重新旧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为了不让学生增加负担,她把大量时间用在了备课和批改作业上。每一次上课,她都讲得特别精彩,特别生动。那些曾经只对山野、庄稼和牛羊感兴趣的孩子,渐渐把精神集中到书本上来,成绩也上来了。天道酬勤,她教的语文、政治两个学科统测成绩始终在全县名列前茅。

而此时病魔向她袭来,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肿瘤,需要手术治疗。这是丧夫后的又一次沉重打击!面对命运的不公,张桂梅哭了一夜,然后把病历悄悄收起来,靠着止痛药,默默地工作了3个多月,孩子们中考结束后,她才抽空去昆明做了手术。经过手术切除了重达两公斤的肿瘤。医生再三叮嘱张桂梅至少要静心休养3个月,但是,她哪里顾得上休息,仅仅24天后,她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孩子们中间。张桂梅用整个身心呵护着学生。她未痊愈的身体,在无休止的消耗中再次出现病症,肿瘤以极快的速度增长。1998年7月,当把又一批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张桂梅才去做了第二次手术。几年来,病魔从未一刻离开过她,疼痛常常让她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现在病灶已转移到肺部,医院诊断为“肿瘤并发转移”。疼得受不了时,她就吃止疼药;吐血、便血了,就吃止血药。她就以这样的方式对抗着病魔。每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张桂梅就开始了忙忙碌碌的一天,病魔全被抛在脑后。

张桂梅了解到,越是贫困的山区,给小孩子订娃亲的现象越突出,很多女孩子没有读书的机会,很早就结婚生子。为了“解决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这种恶性循环,解决对山里孩子教育公平的问题”,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的想法。凭着一份博大深厚的母爱,她四处奔波,筹集建校资金。期间,她吃过闭门羹,被人误斥为疯子、骗子,甚至被人放狗出来追咬……2008年9月1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建成了,在丽江四个县区内首次招收了100名山区农村贫困女学生。在张桂梅生命里一段新的长征路开始启程。10多年来,张桂梅在华坪女子高中有“三件宝贝”最是引人注目:一个小喇叭、一个手电筒、一个诺基亚手机。每天早上五点半,张桂梅的小喇叭准时响起:“姑娘们,起床读书啦。”听到她的声音,学生们快速起床,用五分钟完成洗漱,一路小跑进入教学楼洒扫,十五分钟后坐在教室里开始早自习。每到下课,她的小喇叭又在操场上响起:“跑步啦,快点快点。”每天放学时,她的小喇叭又在食堂门口响起:“姑娘们,快点,跑起来”。学生们从教室一路小跑奔向食堂,整个打饭吃饭的时间只有十五分钟,食堂里除了勺子轻碰碗边的轻响,再没有别的声音。张桂梅的手电筒主要是在学生们安睡之后才用。华坪县女子高中地处狮山脚下,周围都是草木,蛇、蜈蚣和松鼠比较多,她经常打着手电筒拿着棍子去驱赶。学校熄灯以后,她还要打着手电筒巡视学校检查宿舍。直至今天,张桂梅老师依然使用着她的那个老旧不堪的诺基亚手机,那个旧手机里,保存着很多学生家长和已经毕业的学生的电话号码,这是她与学生和家长们始终保持联系畅通的纽带。

创办“儿童之家”“女子高中”,一往情深当“妈妈”

在华坪民族中学担任教师时,只要有时间,张桂梅就经常去老人院做义工。那时县里还没有儿童福利院,孩子和老人住在一个楼,老人小孩混住,不仅扰乱了老人的生活,对孩子成长也不利。正当张桂梅苦恼时,当地政府与某基金会准备合办“儿童之家”,由政府负责提供场地,基金会承诺每年赞助7万元。2001年“儿童之家”正式成立,第一天就接收了36个孩子。孩子们大多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原来家庭情况复杂,行为和生活习惯不同,年龄差距也比较大,最小的只有两岁半,最大的上四年级。因为孩子们太小,一把屎、一把尿是很平常的事,想干净都干净不起来。张桂梅以前的“洁癖”就这样被改变了。很多孩子因为体质较弱经常生病,她是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来回穿梭。那时,自己学校的工作又不能落下,于是她就带着四五个娃去上课。有的孩子太小,还不能走路,就只能背着。

2003年,“儿童之家”开始面临资金短缺。张桂梅领着孩子四处筹钱,虽然把各种荣誉证书、媒体的报道都带上了,但被别人当作骗子的情况时有发生,经常挨骂。随着张桂梅的事迹逐渐传播开来,社会开始关注“儿童之家”,县里有个女企业家主动捐了10万元,还要求不留名。除了政府补贴,县里的许多领导、企业负责人为“儿童之家”捐钱、捐物,“儿童之家”的整体环境变好了。张桂梅说,“儿童之家”还为那些读大学以及在外工作的孩子保留了一间屋,“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妈,这里是孩子可靠的根据地。”自2001年“儿童之家”成立张桂梅义务担任院长之日起,现在她已是136名孩子的“妈妈”。每天下午六点半,张桂梅都要从华坪县女子高中回到儿童之家去看那里的孩子们,只要听见大门被推开的声音,孩子们就会从屋里跑出来迎接“妈妈”。

10年来,张桂梅任校长的华坪县女子高中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因为,学生们的家都太远,有的家长没有路费,有的甚至从未走出过大山,更别说是县城……为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了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情况,张桂梅开始了长达10年的漫长家访之路。这10年,张桂梅的足迹遍布全市各县(区)偏僻村寨,她和同事利用寒暑假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躬身家访了800多个贫困学生家庭,行程5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张桂梅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对于62岁、身体长期有病的张桂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次“长征”!在这样的环境里,因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张桂梅老师整个人变得非常脆弱。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当时,张桂梅老师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片。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开始发烧,走路都很困难了。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还有一次家访,住在宁蒗山区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张桂梅老师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来自永兴乡的小姑娘,穿着脏旧衣服,经常发呆,成绩很差。这引起了张桂梅的注意。了解后得知,这个小姑娘的爸爸病逝,只有妈妈一人供她们兄弟姐妹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张桂梅拿出干净衣服给小姑娘换上,又帮她交学费。小姑娘感动,说:“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在华坪兴泉,一位学生的母亲这样说,因为家里穷,没有上过学,到自己的女儿都上学了时,还会梦到自己背着书包在学校里,这一辈子的希望就是看到女儿上大学。这位母亲拉着张桂梅老师的手,哭着说,你是菩萨,你一定能长命百岁的,我们都感谢你。张桂梅拍着她的手说,不要谢我,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我是党派来的,你的梦,是党和政府,是社会帮你圆的。家访一路,这样的故事很多,这样的泪水很多,这样的感激也很多。

为了不让学生觉得不方便,也为了能第一时间站在学生身边,张桂梅老师养成了睡觉从不脱换衣服的习惯并坚持了二十年之久。曾经有个学生与张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张桂梅怎么关心她,她都不愿意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帮忙打饭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当医生要求张桂梅住院治疗时,却被拒绝了。每天晚上,她都要忍痛和这个学生聊天。这时,学生的话才稍微多了些。到早上,张桂梅起不了床,学生就抱她起来。就这样过了3个月。3个月中每天都是早晨5点起床,夜里12点睡下。一天,这名学生终于抱着张桂梅老师大哭起来,说自己一定会好好读书,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对她的期望,她不会让张桂梅觉得为她们受的苦是白受的。

10多年来,张桂梅老师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就是要让困难群众看到希望,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华坪县女子高中建校时,全校只有17名老师100个学生,现在已有36位老师430个学生。10年来,已经毕业903名学生,连续7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遇到困难和问题,建立支部依靠组织支持

刚开始时,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老师和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为了让那些来自大山里的女孩子能真正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张桂梅对学校的老师作了严格得近于苛刻的要求,这让很多年轻教师完全接受不了,不到半年,17名教师有9名辞职离开,6个学生也提出转学,这让她始料不及。

在困境中,她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从自身找原因。这时她意外地发现:在留下来的8名老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党员在,党组织就在,有党组织,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想到这里,张桂梅马上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大家眼里泛着泪光,紧握右拳,向着党旗保证:“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党支部很快就成立起来了。在张桂梅老师的带领下,学校开展了“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女子高中成为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团支部也组织全体团员与党员共同宣誓、诵读革命经典人物典型事迹、唱团歌、唱《红梅赞》《绣红旗》《老百姓最知音》《唱支山歌给党听》《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等经典歌曲,整个学校党旗飘扬、颂歌嘹亮。

如今的华坪县女子高中,在课堂上,她们诵读革命故事、传唱爱国歌曲、开办法治讲座、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还坚持了每周一次的全校德育课,把爱国主义、法治观念和传统美德教育在学生心中潜移默化,入心入脑。在课间,她们把革命歌曲编成简易舞蹈,当成课间操每天熏陶,举手投足之间,革命精神、爱国主义情操、党性教育如同潺潺溪流,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伴随她们一起成长。在校园里,在教室中,在走廊上,古典诗词、革命传统标语、红色文化警句随处可见,如今华坪县女子高中成为了华坪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企业职工来这里接受艰苦朴素、斗志昂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教育,华坪县女子高中作为一面充满了正能量的旗帜,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新时代的道路上,不断踏上新征程,创造新的辉煌。

面对鲜花和掌声,初心不改本色不变

许多年风雨兼程,张桂梅从一个普通老师成长为闻名全国的人,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党的十七大代表等荣誉。作为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模范和榜样,社会各界千千万万的人们,都从她身上受到了精神激励,一批又一批人来到华坪县女子高中学习张桂梅,体验华坪县女子高中的精神风貌。她也一次次走出学校,走出县城,走出省城,通过受邀外出演讲、出席报告会,把张桂梅式的人间大爱洒向五湖四海,影响着全社会……

在张桂梅的影响下,华坪县女子高中形成了跟张桂梅一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一个教师团队。教师们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日夜陪护着这群特殊的学生,立志要用实际行动把一届届贫困山区女孩送进好的大学。这些老师当中,有人去昆明做手术出院回来,才请了两天半假就走上讲台开始上课;有人怀孕七个月还坚持讲课、守早晚自习;有人摔断了腿骨,上医院做完接骨手术后,让丈夫背着到教室继续上课。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团队,在张桂梅的带动下,形成了女子高中如今的朝气蓬勃与奋勇直前的局面。

华坪县女子高中自创建10年来,已经有1000多名学生先后进入学校就读,600多人考上大学,走向社会。伴随着这些孩子的人生足迹,华坪女子高中的精神也被传播到四面八方。一名考上重庆大学的孩子,每周都到敬老院照顾老人,一次,在给老人表演节目时她演唱了《红梅赞》和《绣红旗》,博得了敬老院老人高度赞扬。两名女高毕业的孩子进入大学后,由于品学兼优被部队直接招录,一名在武警广东某部服役,另一名在陆军某部服役。在入伍时部队领导问她们部队的苦你们能吃吗?她们坚定地回答说:能,从女高毕业的孩子有什么苦都能吃。

随着张桂梅的“名气”越来越大,全省各地的学校、机关、企业、街道、社区经常邀请她出去做报告。面对鲜花和掌声,张桂梅依旧保持着作为一个老师的本色、一个女性的本色、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把她几十年来从教、办学、扶助孩子的感人事迹,一件件、一桩桩如数家珍地讲给千千万万的人听。天南海北的人们被张桂梅的事迹所打动,华坪县女子高中成为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时代号角,吸引着人们去学习,去奋斗。中共云南省委、丽江市委、华坪县委先后发出了向张桂梅学习的号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云南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也对张桂梅的事迹展开了深入报道。张桂梅,一个人民教师的楷模的形象,正在全国人民的视野中,越来越鲜活,越来越生动。


】【打印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