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43-32573350543-3258596
1分钟,教你看懂胃镜检查报告
2024-12-31 10:51:24来源:作者: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我国癌症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胃癌新发病例35.87万(第五位),死亡26.04万(第三位),胃癌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图片
图片

对于年龄≥45岁,且具备以下一条者为胃癌高风险人群。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重度饮酒、高盐饮食、腌制食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电子胃镜是诊断胃部疾病的金标准,不但能检查疾病,还能对早期肿瘤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如何解读胃镜报告?

图片

“非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轻微炎症反应的统称,是否需要处理要看临床症状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图片
图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病理诊断,意味着胃黏膜固有层腺体减少,胃酸分泌减少,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若危险因素不能解除,胃黏膜萎缩程度会持续加重,可能有癌变的风险。“京都胃炎评分”根据胃黏膜萎缩范围进行分级,C-1代表胃黏膜萎缩局限在胃窦,C-2、C-3代表胃黏膜萎缩达胃体,数字越大萎缩范围广;O-1、O-2、O-3代表萎缩范围达贲门及胃体前后壁。

图片
图片

“胃息肉”包括炎性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内镜医生会根据息肉形态、颜色、微细结构等初步判断为良性息肉还是恶性息肉,良性息肉可进行内镜下治疗,恶性息肉需要进一步判断浸润深度,根据病理结果选择治疗方案。

图片
图片

“胃黏膜病变”是胃黏膜隆起、凹陷、粗糙、颗粒状等形态统称,胃镜检查过程中发现胃黏膜有异常形态时,内镜医生会更换放大、染色胃镜进行观察,根据病变边界、腺管、微血管形态初步判断标本性质,并进行活检,病理诊断为最终诊断。

图片
图片

“胃黏膜下隆起”是胃黏膜下肿瘤的统称,进一步诊断需要超声内镜检查。

图片
图片

当然,胃镜报告中还有食管、贲门、幽门、十二指肠等部位病变的诊断及描述,特殊诊断需要消化内科医生进行详细解读,需要行内镜下治疗时,建议专家门诊咨询。滨医附院健康体检管理部愿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