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春季都是呼吸疾病的高发期,也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最忙碌的季节,随着12月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后,作为新冠病毒第一波冲击的科室,也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主战场”,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的病房早早进入满员状态,医护人员面临前所未有的救治压力。
“喂,护士,你们科室还有床位吗?”
“护士,22床喘不过气来需要吸痰”
“护士!我们家氧气瓶水不多了”
“11床新转进来个重病号,要上高流量吸氧、抽血气、上心电监护”.....
上午9点,滨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病房里,此起彼伏的呼叫声、机器声、咳嗽声、脚步声响彻在病房内。医生们辗转于各个病房查房,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护士们忙着为患者打针、换药,犹如一个个不知疲惫的陀螺……病区全部床位收满,并且重症患者居高不下,工作量较之前翻了几倍。不记得这个状态已有多久,只记得开始时,仅仅两天时间,病人翻倍增长,像决堤的潮水一样涌来,压得医护人员们喘不过气来。病区患者一直满床,重症患者比例高,大多都是患有慢阻肺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高龄老年患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难度。随着重症患者的增加,科室仪器设备也随之紧缺,医生护士工作状态更是达到了极限的边缘状态。
在科室疫情防控进入攻坚克难之时,科主任和护士长对科内工作迅速做出调整,优化医疗工作安排,合理配置医护人员,申请协调补充科内仪器设备,保证了科室正常运转,为重症病人的救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员保障。
为全力做好重症患者的医疗救助工作,医院统筹部署,将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作为转换重症病房,接收来自急诊及其他科室转来的呼吸重症病人,将轻症患者收到其他兄弟科室病区。值班医生不光要负责本科室的抢救工作,还要负责全院病人的会诊工作。随着病号阳性率逐渐增加,医务人员人也相继被感染,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工作量骤增、身体病痛、极限疲惫……但为了保障患者的救治,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自觉选择了只要症状稍有缓解,便主动返岗继续参加“战斗”。伴随着阵阵咳嗽,医护人员每天扯着嘶哑的嗓音,满足患者治疗需求的同时,指导患者用药、开展俯卧位通气等宣教……
此时此刻,回顾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致敬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可以汲取更多前行的力量。我们终将取得应对世纪疫情的全面胜利!面对这一次新的“大考”,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迎难而上,持续作战,誓与患者“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已经战胜了寒冷的冬天,春天还会远吗?